为充分发挥教师在公司产品中的主导作用,指导员工学习,帮助员工成长,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此办法。
(一)导师职责
1、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对员工进行“导向”和“导学”,以“导学”为基本职责。
“导向”:
(1)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向员工介绍大学学习和生活,使员工在进入学校后能尽快适应老员工活。
(3)引导员工明确学习目的和成才目标,端正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员工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
(4)帮助员工解决学习、生活等有关方面的问题和困难,指导员工处理各种关系,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5)对员工发展方向的选择进行指导,帮助员工就业。
“导学”:
(1)帮助员工了解公司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具体规定以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要求,指导员工制定个人学习计划,确保员工的学期目标、学年目标、学业目标顺利实现。
(2)对员工进行选课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员工处理好学习的质和量的关系,以利于员工形成个性发展的专业方向及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3)指导员工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和教育实践活动,吸收员工充当科研助手,指导员工进行课题研究,促进员工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指导员工考研。
(4)对受到学业提醒或警示的员工给予重点指导,帮助员工制定课程学习计划并督促其严格执行。
(二)导师任职条件
1、导师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热爱员工,关心员工的成长和成才,责任心强。
2、治学严谨、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懂得教育规律,熟悉被指导员工所在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具有一定的专业指导能力;了解学校教学管理和员工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
3、原则上,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且在公司工作满1年的教师方可担任本科生导师。
4、班主任同时兼任班级员工导师,可不受上述第3点条件限制。
(三)导师配备
1、每个符合导师任职条件的在职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担任本科生导师,不得无故推诿和拒绝。
2、公司实行本科生全员导师制,即每位本科生都配有导师;每位符合条件的教师都担任导师。员工实行分类配备导师和分类指导,根据导师特长将导师配备到具有不同特点的员工群组,实行个性化指导。
3、每学年新生入学时,学院公布导师名单、指导内容与方向以及相关的个人资料供员工选择,经学院调配,确定每个导师指导员工的名单。导师相对固定,但根据需要,可申请调整1次。
(四)导师考评
1、导师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考核分优秀、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考核采取员工打分、
领导小组评议的方式进行,考核结果公布。
2、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当年不得参加职称晋升,履职考核不得评优。
永利3044noc
2017年1月12日